Hikaru Lab

Back

“我的独白”Blur image

请注意:博主在写下这篇文章时带有一些负面情绪debuff,请谨慎观看。 若身体不适,请尽快关闭本页面。

01. Who am I?#

你好👋 我是 Hongrui ,一名可能处于半休学状态的初三学生,就读于杭州市的一所普通初中,生活在杭州市上城区。如果你不认识我的名字,你可能知道 梦溪MengXi 或者 Hikaru 抑或是 Ch3rryZhu

自今年7月份以来,我活跃于杭州周边的各类活动中,包括但不限于:Bilibili World 2025、AdventureX 2025、Vibe Weave,当然也有成都的CCS2025附属活动——极客少年挑战赛。

运气好的话,这段时间已有不少网友线下见过我:其中大部分人是第一次与我见面,我十分开心,很高兴能与你见面,能够见到最真实的你(或自己);有的人与我相识已久,差不多三年了,上次见面不知道多久了,重逢的感觉真好(希望你能在团队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有人早在两三年前因为一些事情早已断了联系,见面纯属意外,可能我放不下过去吧,不知道现在或是那时的心里有什么感受,我不知道。


02. What happened?#

如果你近期有关注我的推特(X),你可能会发现我在平时工作日时段密集发送过推文。这并不是我上课玩手机的表现,而是我这学期以来都处于半休学状态(长期请假)。那你可能想问: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请假不去上学?

如果你想知道我身上的这些事情,那我希望您可以耐心读完下面一段话:


小学三四年级那两年,可能是我人生中比较痛苦的一段时期。那时的我也许是因为心智没有发育成熟(抑或是其他原因),情绪比较敏感且不可控,至少没有半小时冷静不下来,在校内砸物品/用杂物砸人的事件不少发生(是的,我用扫帚打过实习老师,我太冲动了。因此,我在此郑重地说声对不起,也许你忘记了我是谁,这很正常,距此事发生已经过去五六年了)

往后一段时间,我又因为一些事情在小学里闹过自杀,被班主任及时制止。在这件事情过去之后,我被立即安排了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措施,正常生活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对生活稍微看开了些。在此我非常感谢小学的心理辅导老师为我及时提供了帮助。

但直到新初三的暑假,因为种种原因,假期期间我和家人产生过不少矛盾,因此我们的策略是——尽量避免正面交涉,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按照我的作息,中午起床半夜睡觉,管一下中饭和晚饭,以及出行不可避免的交流,基本上我们没有怎么沟通过。七八月我参与了许多活动,大多都令我十分难忘(e.g.BML/AdventureX),我很享受那段时光但其他的呢? 那时我的父母对我的期望比较高,希望我考上一个好高中再考上一个好大学(其实这很正常,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好,这道理我也明白),再加上在我分享一些朋友在学业和其他方面上的事情时,ta们又“无意识”地将我和其他人进行比较等等这些事情令我心理负担很大。

除了新初三带来的不可预期学业压力和家长对我的高度期望外,我的课余生活和娱乐生活也丰富不到哪去,不像我们同学天天出去逛街唱KTV啥的。我性格是比较内向的那种,在学校里和同学找不到几个共同话题,不是很爱吃瓜,经常下课独自一个人待在座位上,出教室不是上厕所灌水就是被老师叫去做事情。但是如果有人谈论共同游戏或动漫话题的话我还是挺乐意坐一起聊一会的(比如我们组长就有玩绝区零)。平常上学日的周末我大多只会在三个地方:1.家里 2.数学培训班 3.机厅(awmc)

什么谷子店?还要坐地铁跑大老远花7块钱到市中心工联那边,死都不去。其实不然,暑假的时候工联是我去的次数最多的地方看到自己心爱的角色出现在货架上买回家摆展示柜里的感觉最好了,也算是一种情感寄托了(漫展的时候也很开心捏),通常我去工联CC的日子情绪是非常稳定的。另外,周末或假期空闲的时候我也会积极邀请在杭州的网友见面,一起共进一餐,在杭州 City Walk ,与好友在一起带来的正面感受比在网上聊天所带来的感受更加强烈,我不知道为什么,与好友见面总是非常开心,离别时总带有一些遗憾。

我想,可能是我需要陪伴吧。


03. 陪伴……?#

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不少情绪顿时涌上心头,开心的也好,难过的也罢。

我到现在才发现,我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陪伴啊。

To be honest,从小到现在,我们一家人或我和父亲or母亲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很少(或者说比较少),基本就是我做我的,你做你的,互不打扰,除了过生日过节出去玩那几个特殊时间除外。剩下的社交基本为0,可忽略不计。

于是我为了寻求陪伴,我在较早时候接触了互联网。是的,我小学的时候就有一台属于我自己的手机(iPhone7 Plus),用于与亲人沟通和日常娱乐用途(我的B站小号在2018年就注册了,但是已经好久没使用了,留个纪念),但在那个时候我还没有QQ,QQ账户是在2020年建立的,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在那个时候,我的家人还为我报了LEGO机器人班(EV3),并在随后4-5年我一直都在那个编程教育机构学习。在这几年里,我系统学习了EV3、Scratch和现在我还在常用的Python语言(进度到Qt框架)。我很庆幸教我编程的机构老师都很认真负责,语文幽默风趣,课堂氛围也很活跃,即使已经过去快三年了,我还忘不了他们。当然,我也忘记不了与我共学很长一段时间的同学们,其中有一位今年已经考入了临平的一所非常好的高中,恭喜你哦,祝你在新高中过得顺利。我还要谢谢你们,饺子老师、赛赛老师,还有那个体型和我相当的小白老师(虽然我没有在他手下上过课但还是加了微信)。在那里,我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感觉,因为永远都有在等我的老师和等我一起上课摸鱼的同学(bushi)。我永远都忘不了你们,陪我度过了一段人生中最愉快的时光,我由衷希望你们诸事顺利、学业有成

再过一段时间,2020年,疫情开始在中国肆虐传播,我和我的母亲居家学习,我的父亲在单位隔离工作(一待就是一个月那种,单位提供住所)。在这段难熬的时期,我开始在抖音平台上活跃,制作并投稿一些短视频(大部分都是MC游戏视频,现在都已经私密隐藏了,你现在只能看到我的舞萌视频嘻嘻)。那时我通过一些小有名气视频创作者的QQ粉丝群结交了一些网友(例如Ryu),并在同期与一些小伙伴组建了一个MC工作室(MCond,我不知道我怎么想出来的,LOGO是模板库找的),一起制作服务器地图(虽然现在存档找不到了)。在前段时间,我也在我好友开设的服务器“PureCraft”担任安全一职,为游戏服务器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技术支持和在线服务(皮肤库),我很高兴我能为ta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算是圆了小时候开服务器的梦吧。

再把视角放到这几年,我通过我的好友ZianTT参与了一些大大小小的CTF赛事,有他们自己承办的躺平杯,也有我现在也在积极参与的线下极客少年挑战赛。我通过这些活动认识了不少现实朋友,在和他们相处的几天我非常开心。虽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经常搭不上话(因为我不在任何一个网安战队也不怎么吃瓜),但几个嘿客聚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非常兴奋,迫不及待想要和他们分享一切有趣的事情,我想他们也是那晚我们都喝醉了.jpg(未成年人请勿饮酒,反正我不抽烟不喝酒)


04. 小小总结#

通过上述提到的或其他没提到的个人经历,我总结了我的情况:

家人陪伴少,缺爱,现实没几个朋友,反而和网上的人交往非常积极。非常享受和同好在一起交流互动的时光,无论是技术还是动漫还是游戏,没了ta们我可能会死。

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社交工具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一个人待在家里孤独终老?还是无法承受孤独的生活从高楼天台一跃而下?我不知道。

如果哪天我的至亲突然死亡,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

现在学业压力这么大,就业环境也不好,如果我正常学习到了大学毕业,我未来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我更不知道了。


05. 迷茫#

“我不知道”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的口头禅,对于一些稍微复杂的事情就已经能够让我大脑运转许久,例如我对“午饭吃什么”这类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都需要思考至少15分钟,有时候一个小时我也想不出来。因为我的这种特性,有时候我会因此受到责备

就在前几周我第一次去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就诊的时候,医生问我:“你希望我怎么帮你?” 我就回了一句:“我不知道

我知道我自己有问题但是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才去的医院,结果医生反而问我希望怎么做?这种感觉就像我付钱给技师,结果技师让我去给ta按摩一样荒谬。(可能是我不知道心理科医生的接诊流程是怎么样的,总之这几句话都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偏颇敬请谅解。)

后面在复诊的时候医生建议我去参加几次“心理治疗”,开了五次,一周一次,一共2500元。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项目这么贵,不过我知道的是技师的心理水平和沟通理解能力都应该要异于常人,不难想象ta们每天接触的人有多复杂。至少我和技师沟通的几十分钟她对我性格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剖析没有太大问题,在交流了四五十分钟后,她对我的评价是:我很迷茫。我大概知道她是怎么做出这个评价的,毕竟话是从我口中说出来的而不是家长。但这仅仅是一次交流的初步评价,我还有4次治疗没有去做,到时候就看看后期她对我其他方面的评价了。

UPDATE: 后续参与了两次治疗,医生给的建议我听了一些,希望后面能变好吧?我现在正在逐步恢复正常校园生活,希望一切顺利

目前就写到这里吧,我后面也不知道写什么了……

非常感谢你看到这里。

“我的独白”
https://www.mengxiblog.top/blog/my-soliloquy
Author Zhu Hongrui
Published at 2025年10月23日
Comment seems to stuck. Try to refresh?✨